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首页 >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 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

2005年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05年02月06日

本专业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通过组织国内和国际等离子体科学技术学术活动来促进我国等离子体科研工作和提高我国等离子体界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扩大影响。主要参加和组织的学术会议在国内是各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在国际上是“亚太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APCPST)”和“ 国际等离子体化学会议(ISPC)”。这些会议很好地促进了我国等离子体科技人员之间及与国际同行间的交流。

2005826~28日在上海东华大学召开了“第十二届全国等离子体科技会议”。本届会议由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和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会共同委托东华大学主办。全国等离子体科技工作者积极参加。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学校领导给予了很大支持,会议办得十分成功。会议除了等离子体科研方面的科研教学人员、学生积极参加之外,还有与之有关的厂家和公司的参与和赞助。会议有注册代表245人,收到论文摘要276篇,全文179篇。共做大会报告9个,分组邀请报告47个,口头报告147个。做大会邀请报告的是华中科技大学胡希伟,中科院力学所潘文霞,中国科技大学李定;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所李建刚;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严建成;大连理工大学王友年;苏州大学宁兆元;东华大学张菁和泛林半导体公司赵甘鸣。六个分会场分别在“等离子体理论与数值模拟”,“等离子体的产生与控制”,“等离子体诊断和测量”,“脉冲功率技术”,和“等离子体化学与材料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会议有128位学生参加,会议邀请了四位老师就等离子体基础理论和应用做了深入浅出的讲座。会议摘要收入文集,论文全文制成了光盘,发给与会代表。会议期间,等离子体学术期刊《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开了编委会,编辑部做了工作报告,编委们就刊物的发展提高发表了很好的意见。该刊由和中科院等离子体所主办,是我国唯一的等离子体专业英文学术刊物,是SCI 收录检索期刊。会议闭幕式上进行了“蔡诗东等离子体物理奖”颁奖仪式;下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主办单位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代表钱尚介就下届会议的组织设想进行了发言。此次会议是我国等离子体科技界的一次盛会,完全达到了预期目的。

20058月,我国从国内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参加第十七届国际等离子体化学会议(ISPC-17)的有12位代表。我专业委员会委员蒲以康、刘昌俊、潘文霞等参加了会议。蒲以康是主办组织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下属国际等离子体化学学会理事会现任成员,刘昌俊在会上做了专题邀请报告,潘文霞是另一篇邀请报告的共同作者。这个国际系列会议是低温等离子体领域在国际上最有影响的会议之一。1987年以来,我国一直有代表参加这个会议的理事组织,并在1997年在北京由承办了第十三届会议(ISPC13)。继续组织我国等离子体界的科技人员积极参加ISPC的活动,保持我国的地位和影响,也是本专业委员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亚太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APCPST)是由我专业委员会与日本、韩国同行们于1992年发起组织的地区性系列国际会议。自从首届在南京举行以来,先后在日、韩、中、澳等国轮流举行。今后还将扩大到新加坡等其他亚太国家。2004年在日本福冈召开的第七届会议(参加者508人)上,国内参加的有17位代表。会上各国代表一致表示2008年轮到中国办第九届会议,特别希望能在北京举行,并与奥运会相结合,使与会代表能参观奥运会。会后专业委员会与办公室经过商量,准备由学会操办2008APCPST-9,由专业委员会负责学术活动的组织。由于与奥运会结合这一要求是一个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及早积极筹备争取,提出可行的方案,在2006年在澳大利亚举行的APCPST-8上提出各种备用方案。该次会议的组委会中,有我专业委员会吴承康、蒲以康、刘昌俊等人参与组织工作。筹备2008APCPST的工作,将是我专业委员会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重要任务。

这些国内与国际会议,为我国等离子体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国内、国际交流机会,对促进国内等离子体科技工作和增加国际影响有良好的作用,应该很好地坚持下去,使之发挥更好的作用。

专业委员会的年轻化工作,已开始了一段时间,但还需要进一步吸引更多年轻工作者,以增强专业委员会的活力,对我国等离子体科技工作作出更大贡献。争取在下届委员会形成以中青年为主的专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www.cn100led.com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118金宝搏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