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05年02月06日
生物力学专业委员在2005年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举办了“全国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力学生物学与医学工程研讨会”
会议于2005年6月7~9日在上海召开。会议共分两个部分,其中“全国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会议”由全国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由专委会主
“全国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会议”首先由戴尅戎院士介绍了《医用生物力学》杂志的发行工作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委员们讨论认为:应该增加稿源,严把稿件的质量关,力争早日进入EI收录,目前在发行中出现的问题将由专委会协同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尽快解决。接着樊瑜波主任通报了近期将要举办的几个会议的相关事项和需要讨论的议题,这几个会议包括:2005年学术大会、2006年全国生物力学大会、2007年中美生物力学会议、2010年世界生物力学大会。委员们围绕相关议题展开了充分讨论,最终决议如下:(1)第八届全国生物力学大会定于2006年在香港举办,由香港理工大学复康科技中心承办,时间暂定于2006年12月22~24日。由《医用生物力学》杂志以增刊形式出版会议论文集,今年6月20日前发征文通知;(2)决定申报2010年世界生物力学大会的主办权,由樊瑜波(组长)、龙勉、姜宗来、忻鼎亮、张明组成申办组,负责申办的具体事宜。最后,会议还就生物力学专委会网站建设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出版《中国卫生画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专刊》组稿等事宜进行了讨论,并落实安排了具体工作。
“力学生物学与医学工程研讨会”首先由上海东方科技论坛办公室介绍了论坛的背景情况,接着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l 钱煦院士:心血管力学生物学的新进展与瞻望
l 俞梦孙院士:研究医学问题的工程科学路线-BME的创新途径
l 戴尅戎院士:力学生物学将为骨与软骨研究开辟新途径
l 陈亚珠院士:对发展我国数字医学工程的几点思考
l 陶祖莱研究员:组织工程中的生物力学问题
l
l
l
l 龙勉研究员:关于我国生物力学“十一五”发展的一点想法
l
l
l
l
报告综合性地回顾了国内外力学生物学的研究成果,通过讨论,提出了力学生物学前瞻性的发展新方向,促进了生物学、医学、力学和工程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探索研究生命现象的本质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防治提供了力学生物学与工程学的新思维和新方法,为我国重大基础性研究课题提供了理论储备和理想准备,促进了我国力学生物学与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
与会科学家们经过两天的热烈讨论认为"力学生物学和医学工程是“21世纪医学和生物学发展中的新兴力量”,力学生物学虽然起步不久,在国外的很多领域,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我国的力学生物学与医学工程事业应当迎头赶上,发挥学科间的优势互补,提升自主科研,开发和创新能力。政府部门应抓住当前发展力学生物学与医学工程的有利时机,加大对这一领域的支持力度,使其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2.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
参加了“学术大会’
学术大会于2005年8月25~28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大会有来自中科院、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和其它单位的全国各地代表1300余人。会议共收到论文1615篇,其中包括大会邀请报告8篇,内容涉及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和一般力学等几乎力学的所有分支学科领域,它集中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力学研究和应用领域的进展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大会设15个分会场,45个专题研讨会,是国内力学界一次规模空前的学术盛会。
生物力学专委会负责了“生物力学分会场”的整个组织工作,共收到论文100多篇论文,大会为此设了4个会议室,围绕各自的主题展开讨论,来自国内的150余位代表共交流了70余篇论文,充分展示了近年来生物力学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新进展和新发现。
3.总结了国内生物力学的发展现状
中国科学院力学所龙勉研究员针对国家“十一·五”建设,首次对国内的生物力学研究队伍和研究现状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统计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1)科研人员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地域分配和研究方向的分布;(2)发表论文的杂志及发表情况;(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布局及分析等方面。最后,调查总结性的建议在国家“十一·五”期间应重点建设的研究方向:细胞-亚细胞-分子生物力学;组织-器官力学;骨-关节力学;心血管工程力学;空间生物力学;生命现象的系统化和模型化;生物力学新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等等。具体的调查结果发表在《医用生物力学》2005年第三期上。
4.2006年工作计划和安排
(1) 2006年12月在香港举办“第八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大会”。
(2) 生物力学专委会会议暨生物力学发展战略研讨会(时间、地点待定)
86 10 6255 9588
86 10 6255 9588
office@www.cn100led.com
100190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
学会微博 |
力学科普 |
力学学报 |
力学学报英文版 |
力学进展 |
力学快报 |
力学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