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首页 >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 环境力学

2009年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09年12月31日

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是2009新成立的一个专业委员会,在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发挥学会的平台作用,为广大环境力学科技工作者服务。一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健全了专业委员会的组织,积极开展学术交流,认真研讨和部署专委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1. 成立并组建专业委员会

1)经过2008年一年环境力学工作者的努力,共同向和中国科协申请成立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2009123,第八届理事会第4次全体常务理事会同意成立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

2)经过反复讨论和酝酿,充分考虑了各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单位,以及地域分布,向建议了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组成名单,经2009526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秘书长工作会议讨论并正式通过。

3)在学术大会’2009期间,于2009824在郑州正式召开了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基金委数理学部领导,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参加力学大会的部分环境力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出席了会议,正式宣布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并经一步明确了专业委员会的职责和任务,通过专业委员会的共同努力,积极推动环境力学的发展和学术交流。

2. 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

2009825,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召开了工作会议,主要讨论了专业委员会今后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最后重点在下面三个方面形成共识:

1)专业委员会将积极推动环境力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在每两年一次的力学大会上,组织好环境力学分会场,以及相关专题研讨会。在非力学大会召开年度继续举办全国环境力学学术研讨会。同时,积极支持相关科研人员依托专业委员会组织各种小型学术交流会,并积极联合环境科学领域的相关组织共同开展学术交流。

2)依托环境力学研究相对集中的基地,积极发展环境力学队伍,促进平台建设,逐步凝聚队伍,促进相互之间的联合研究。同时,根据学科的特点,按方向领域分成环境水动力学、固体废弃物处置力学、大气和沙尘暴力学、环境岩土和地质灾害力学、学术活动和信息交流等几个专业组,更好地开展学术组织和交流工作。

3)与美国基金委组织2010年环境力学暑期讲习班。专业委员会将积极与国家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力学处沟通,促成此事,一方面促进与美国环境力学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通过讲习班培养国内的环境力学青年科研队伍。

3. 学术交流

12009年,专委会主要配合全国力学大会,认真组织了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分会场,特别邀请了环境力学几个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的8位国内著名学者作了邀请报告,既展现了环境力学的研究成果,又讨论了环境力学几个主要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和国际前沿。

2)分别组织了水环境大气风沙环境两个专题研讨会,得到了国内环境力学工作者的积极响应,成功地交流了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进展,同时也凝聚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队伍,为加强合作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

3)多次组织小范围的学术沟通和交流,共同探讨科研合作,促进相关领域的科研合作,重点在基金申请合作方面开展了交流和合作。

4. 专委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工作会议

2009年共召开两次专委会主任委员、秘书长工作会议。

1200927,在北京召开了首次专委会主任委员、秘书长工作会议。讨论了专委会会员组成,建议了第一届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人员名单;讨论并确定了力学大会环境力学专委会分会场邀请报告;讨论并确定了力学大会期间,由环境力学专委会组织的有关水环境大气风沙环境两个专题研讨会及其组织负责人;讨论并形成了专委会2009年主要工作计划等。

220091128,在北京召开了2009年第二次专委会主任委员、秘书长会议。重点讨论了2010年环境力学专委会的学术交流会议计划,确定了20109月在兰州大学召开环境力学学术研讨会和专委会年会,20108月在河海大学召开中美环境力学研讨会,以及在河海大学举办环境力学高级讲习班。会议还就今后专委会的工作重点和发展规划进行了认真讨论,并将促进环境力学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作为工作重点,同时,特别强调通过加强相互合作,共同承担科研项目,促进国内环境力学研究队伍和研究基地的建设。另外,进一步提出加强环境力学领域国际合作的思路等。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www.cn100led.com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118金宝搏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