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激波与激波管专业会员会在力学学会的领导下,以活跃学术研究、引导学科前沿和培养年轻人才为目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第十五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
专业委员会于2012年7月13—16日在浙江理工大学成功召开了“第十五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来自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浙江理工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院校的1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共收录学术论文95篇,分为7个专题:超燃冲压发动机与燃烧反应流、爆轰波及爆炸波的机理与应用、超声速与高超声速流动、激波的传播反射折射以及R-M不稳定性、实验设备与测量技术、数值模拟研究、多相流中的激波以及激波的多学科交叉,集中体现了我国近几年来在相关领域内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专业委员会非常重视这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专门邀请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乐嘉陵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姜宗林研究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谭多望研究员和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罗喜胜教授为大会作特邀报告。特邀报告涵盖了不同的专业方向,分别介绍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我国在相关领域内所取得的重大研究成果。精彩的报告大大地激励和鼓舞了参会的每一位代表。
专业委员会旨在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办成年轻人的学术交流舞台,特别重视号召年轻代表和研究生参加,让他们在会议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同大家一起讨论,从中得到锻炼,从而促进我国年轻科研人员的成长。因此,专业委员会一方面尽最大可能降低研究生的参会费用,同时,还特意将会议时间选择在暑假,让高校的老师和学生有时间来参加。在本次大会上,发表论文的年轻代表的人数在三分之二以上。
二、专业委员会召开全体工作会议。
2012年7月14日,在浙江理工大学,召开了全体工作会议,绝大多数委员在百忙之中出席了会议。会议气氛热烈,大家畅所欲言,对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目的是让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同时,还确定了下一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的承办单位。为了提高办会质量,承办单位通过竞选产生。共有三家科研单位申请承办下一届会议,他们在工作会议上分别作了申请报告。经过所有委员的慎重考虑,最后通过投票表决,确定下一届会议的承办单位为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会议时间为2014年7月。吸收高级专业人才是本届委员会的工作重点之一。在这次会议上,专门邀请窦华书教授出席。窦华书教授是国际激波学术界知名专家,于2011年9月作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浙江省“ ”特聘教授,目前担任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的学科带头人。专业委员会还专门向提交了“关于增补窦华书教授为激波与激波管专业委员会成员的申请报告”,等待的批准。
三、专业委员会制定了2013-2014年的学术活动计划。
向提交了在2013年全国力学大会期间召开“激波与激波管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的办会申请。“激波与激波管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两年一次,自2007年开始与全国力学大会同时间进行,和“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隔年交叉召开。会议采用邀请本专业委员会成员和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会的方式,目的是交流激波与激波管研究的最新进展。届时召开激波与激波管专业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专委会的工作计划,协调下一次的全国学术会议组织与进展。专业委员会非常重视这两个全国性的学术会议,要努力办成“精品会议”。
四、专业委员会积极举办和参加各项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发展。
“第六届海峡两岸激波/旋涡相互作用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7月5—9日在贵州召开。这是由激波与激波管专业委员会和台湾国立成功大学共同发起的每两年一次在大陆和台湾省轮流召开的国际会议。本届研讨会正式代表48人,台湾方面21人,大陆方面27人。其中学生和青年科研人员代表约占2/3。本次研讨会共计录用36篇学术论文。与会代表普遍反映,会议报告反映了海峡两岸激波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达到了学术交流的目的。“第一届高温气体动力学国际会议”于2012年10月14—17日在北京召开,国内外相关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参加了会议。本次国际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专业委员会积极支持协办,多位专委会委员出席了会议并作了大会报告,保障了大会的成功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