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首页 >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 结构工程

2019年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0年05月15日

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于1995年由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龙驭球院士发起向申办,第二年被学会常务理事会通过,上报科协批准成立的二级学术团体。

结构工程是一个专业覆盖面极广的领域,它涉及土木建筑、水工港工、公路铁路、桥梁隧道、航空航天、航海造船、冶金矿山、机械化工、国防军工、能源环保等众多行业。一些行业的发展往往是以结构工程发展为契机又是以结构工程的发展作为标志的。如土建的大跨高耸结构、桥梁隧道工程、航海的巨型船舶和舰艇,近代航空航天器的惊人进展,2008年北京奥运新建的鸟巢和水立方,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群体建筑,2018年港珠澳跨海大桥等等,这些都体现了结构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力学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结构工程。历史发展的经验证明,力学在上述众多的行业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常起主导作用。它们需要力学,力学也离不开它们,正是它们为力学提供了一个充满生机,纵横驰骋的广阔阵地;也正是力学为结构工程提供了科学而安全的设计、制造与施工。

遵循上述宗旨,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参加人员除高等学校师生以外还有众多各行各业的设计、施工及工艺制造方面的科技人员,每年都针对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如2003年在重庆召开,主题是与三峡工程有关的坝体结构、地质灾害及其力学机理、混凝土温度应力等等,2008年则以奥运工程中的力学与结构问题为主,等。

一、本年度工作情况

1.分支机构内部建设情况

完善网络数字化平台

今年第28届会议我们又进一步利用了前几年建设的网站,在发布纸介信息的同时加强了网上对结构工程会议的宣传,及时在网络数字平台上发布征文通知、论文格式要求等相关信息,通过电子信箱提交论文,这些举措很受代表欢迎。今后将继续加强这方面工作。

2.分支机构本年度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情况

召开了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今年(28)会议在华东交通大学召开,会议力求反映国民经济发展中与结构工程相关的重大科技问题及相关高水平研究成果,如结构数值分析方法、高性能钢结构、装配式结构、纤维混凝土、结构试验技术、土工结构与材料分析、结构抗震评估等。

今年会议论文集共收录论文216篇,分装成3册,共计1484页,内容涵盖结构工程及工程力学领域多方面的学术成果,包括力学分析与计算,公路、铁路、桥梁、水工与港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与构件,钢结构、材料与构件,岩土、地基与基础、隧道及地下结构,舰船、车辆、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结构,抗震、爆炸、冲击、动力与稳定,工程设计、施工、结构加固、优化、可靠度及事故分析,新材料、新能源及交叉学科等。尤其受到代表们欢迎的是大会邀请的13个特邀报告,其中有新型力学计算方法、结构爆炸连续倒塌研究、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钢板剪力墙性能、非连续变形分析、深地能源工程、结构减隔震控制、复合材料结构等,这些特邀报告内容涉及国民经济发展中重大工程的技术难点和研究热点,受到了与会代表的普遍关注。

会议举行了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申请参选的论文多达134篇,最后根据论文的学术性、应用性和作者的口头宣读水平,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评审专家评选,共有64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25篇,二等奖39篇。大会闭幕式上颁发了优秀论文证书,获奖论文经进一步修改后将在《工程力学》增刊上发表。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举这一举措极大促进了中青年学者积极向上、深化学术交流的风尚,得到了广大中青年和与会代表的欢迎。

今年会议到会代表逾300人,代表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三分之一以上,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或在读的博士、硕士占75%以上。会议还体现了老中青结合的特点,55岁以下的中青年学者占全体会议代表的90%以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结构工程学科兴旺发达、后继有人、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和安排

2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将于20201016-18日在武汉理工大学举办。目前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已会同有关方面着手进行会议的筹备工作。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www.cn100led.com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118金宝搏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