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年度工作总结

首页 > 年度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

2019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1年04月06日

一、2019年学会工作和党委工作总结

2019年,(以下简称学会)在中国科协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学会理事会和分支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团结全国力学科技工作者,推动学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以下是学会一年来的工作报告。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推动学会党建工作深入开展。

学会功能型党委与理事会换届同步,201910月,本届理事会首次常务理事会上全体党员常务理事表决产生了新一届学会党委,我们严格执行党委会议与理事会会议联合召开的工作机制,前置审议学会“三重一大”事项,充分发挥功能型党委的政治引领作用。2019年,学会党委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专家到河北赤城县贫困村走访调研,邀请优秀科研人员作励志报告和科普报告,与驻村干部座谈交流,围绕教育扶贫开展精准帮扶;把党建活动与学术活动有机结合,特别邀请郭永怀事迹宣讲团走进“中国力学大会-2019”,在流体力学分会场为与会专家学者献上了一场感人至深的郭永怀先生事迹宣讲,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二是坚持民主办会良好风尚,推动学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改革。

2019年,学会召开全体理事大会1次、全体常务理事会4次,集中商议理事会换届、中国力学大会、人才推荐,以及学术活动计划审批等重要事项。201910月,学会顺利完成理事会换届,选举产生第十一届理事会和第一届监事会,秘书长实行理事会聘任制。新一届理事会有理事176人,常务理事43人,按照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分工,在常务理事会中成立了9个工作组,明确每位常务理事的工作任务,推动学会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同时,继续深化学会办事机构职业化改革,学会秘书处通过聘请法律顾问加强对业务活动的合同审核和办事机构人力资源管理,聘请专业会计师事务所盘点学会资产、开展专项审计、换届审计和法人离任审计,还补充完善《财务工作规范》,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财务管理体系和管理内控机制。

三是持续提升服务会员能力,学会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2019年,学会通过实施会员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推动“”平台建设,利用网站、期刊、《会讯》、《会员专刊》、《年报》以及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手段,推动“”向信息化枢纽和服务型平台转变,全年整理印发《会讯》6期、电邮推送《会员专刊》12期,微信公众号实时推送信息200多条,编制《年报2018》,向会员提供权威准确的学术信息。2019年底,学会个人会员从去年的29748人增加到35900人,增幅达到20%,学会凝聚力显著增强。

四是开展力学学科发展研究,深入参与学科规划。

2019年,学会继续实施“力学学科发展研究”项目,发动了全国50余位专家参与编研工作,调研我国力学学科发展状况,编撰形成《2018-2019力学学科发展报告》。此外,学会及其分支机构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研讨学科发展趋势,在战略层面深入参与学科规划,如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爆炸与冲击动力学发展战略研讨会”和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实验力学的发展与机遇”等,对进一步促进我国力学学科的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五是围绕学术开展交流活动,促进力学学科繁荣发展。

2019年,学会围绕学科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和学科前沿热点,主办和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85次,其中国际会议17次,与会代表近2万人次、交流论文超过9300篇,其中由学会和浙江大学共同主办、全国30余家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参与协办的“中国力学大会-2019”参会人数超过4800人,创历史新高,显示出我国力学学科繁荣发展态势;青年学术沙龙活动精选主题和学术报告,把3月份的第103次沙龙活动策划为“美丽力学”专题论坛,邀请第15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杨慧教授作报告;“第17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14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围绕创新国家建设中涌现出的大量非线性振动、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等基本理论问题和工程应用研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吸引了全国百余所高校院所的1200多位代表参会;“2019全国实验力学研讨会”围绕“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实验力学的发展与机遇”的主题,邀请了6位不同行业的专家作了精彩的大会报告,受到与会人员高度评价。

六是加强期刊学术质量建设,打造以期刊为核心的学术资源平台。

2019年,学会进一步提升主办期刊学术质量,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学术引证指标表现良好,Acta Mechanica SinicaAMS)和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AMM)的影响因子再创新高,上升至1.5981.699,其中AMM在应用数学类的排名进入Q1区;201911月,AMSAMM、《工程力学》和《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等4个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将连续5年获得经费支持。

七是举办品牌科普活动,大力培育科学文化。

2019年,学会组织了“‘力学启迪梦想’2019年科技周活动”、“第十二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第十届全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和“第十一届中学生趣味力学制作邀请赛”等层次多样、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其中,“第十二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吸引了全国30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超过300所高校的26723学生报名参加,在促进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增进青年学生学习力学的兴趣方面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八是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提升学会国际影响力。

2019年,学会积极推进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建设,构建的北京国际力学中心在2019年举办专题研讨会7次,国际暑期学校1次,接待国外教授短期来访7人次,全年参与“中心”人数超过700人次。其中,20198月在杭州举办的“亚洲理论与应用力学研讨会”邀请美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印度、越南、泰国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位国际知名学者到会交流,加强了亚洲、大洋洲和其他国家及地区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有望打造成学会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学会主动拓展国际学术交流渠道,20197月与意大利理论与应用力学协会在罗马成功举办首届“中意双边生物力学专题研讨会”,开启中意双边力学交流;与意大利国际力学中心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并正式启动以两个“中心”冠名的“离散多相流国际研讨会”筹备工作,成为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盟(IUTAM)在全球设立的两个“国际力学中心”第一个合作项目,显著提升了学会的国际影响力。

学会还通过推荐我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组织任职、承办IUTAM专题研讨会和暑期学校、申办国际计算力学大会、邀请国际组织高层出席“中国力学大会-2019”、动员国内学者投稿参加第25届世界力学家大会等工作,提升我国在国际力学界的话语权,201912月,清华大学符松教授顺利当选亚洲流体力学委员会新一任主席,促进了学会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的深入开展。

九是组织开展人才举荐,推进学会奖励体系建设。

2019年,学会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推荐各类杰出人才,推动学会奖励体系建设,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铺路搭桥,先后完成了两院院士候选人遴选、国家科技奖励、光华工程科技奖等重要奖项的推荐工作,组织开展了第二届钱学森力学奖、第十一届周培源力学奖、第五届科学技术奖、第十六届青年科技奖和2018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学会自设奖项的遴选评审工作。此外,学会通过实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助力青年力学人才快速成长,效果显著,2019年,受项目支持人才中有2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有1人获得腾讯基金会资助的2019年“科学探索奖”。

以上是学会2019年的工作回顾,最后是学会财务情况。2019年,学会的收支基本持平,略有盈余,全年盈余119.0万元,具体是:学会总收入1865.9万元,其中开展业务活动获得收入1141.3万元,从政府部门获得的补助收入546.3万元;总支出1746.9万元,主要是人员费427.1万元、会议活动费374.9万元、技术服务费282.9万元等。

二、2020年学会工作和党委工作重点计划

2020年,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更为紧密地团结广大力学科技工作者,推动学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重点工作计划有:

1.加强学会党组织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分支机构主动建设党的工作小组,发挥党建工作在学风道德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有效推动学会的社团文化建设。

2.继续实施“世界一流学会建设项目”,做好三年期项目总结,对标世界一流学会,找差距、补短板,强化学会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组织资源,提升学会学术引领力和社会公信力。

3.推动分支机构换届工作顺利完成,加强对分支机构的过程管理,鼓励分支机构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和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促进力学学科的繁荣和发展。

4.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打造“青年学术沙龙”、“北京国际力学中心专题研讨会”、“北京国际力学中心力学大师讲座计划”等品牌学术活动,探索学术交流活动与科教精准扶贫相结合的活动组织机制。

5.加强期刊资源和品牌建设,继续打造有活力的、实干型编委会,保持良好、稳定的稿件来源,加强期刊宣传和推广力度,实现期刊学术影响力的稳步提升。英文期刊重点吸引优质优质稿源,旗舰期刊力争进入力学类前50%;中文期刊重点促进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结合国家重大需求组织专题、专刊,有潜力的中文期刊着手探索加入SCI的进程。

6.创新学会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模式,以北京国际力学中心为依托平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交流和人员互访;支持在IUTAM等国际组织任职专家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事务决策,广泛动员国内学者参加第25届世界力学家大会(ICTAM2020)等重要国际例会,提升学会国际影响力。

7.做好青年力学人才的发现和培养,通过实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为优秀青年人才提供优质、精准的学术交流服务平台。

8.推动学会奖励体系建设,完成学会设立奖项备案工作,做好“第六届科学技术奖”和“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推荐评审工作,适时启动“第一届亚洲力学奖”的遴选和评审。

9.创新学会科普工作内涵,做好全国中学生趣味力学邀请赛等品牌科普活动的组织工作,探索力学科普基地的共建共享模式。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www.cn100led.com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118金宝搏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