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3日
2024年11月22日至24日,由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航天液体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的2024年非牛顿流体力学研讨会在浙江宁波成功召开。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与科研院所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非牛顿流体力学的最新进展与未来挑战。会议涵盖了非牛顿流体本构理论与计算方法、非牛顿流体流动稳定性、多相流与非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及其应用以及非牛顿流体与人工智能等五大主题。此次研讨会不仅促进了非牛顿流体力学研究领域的知识交流,还为未来的学术合作和技术创新搭建了重要平台。
在11月23日上午的开幕式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何莎教授、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多相流与非牛顿流体力学专业组组长、西安交通大学魏进家教授先后致辞。多相流与非牛顿流体力学专业组彭杰教授、菅永军教授,流变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劲军教授和副主任委员袁学锋教授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富庆飞教授主持。
随后,李凤臣教授、谭文长教授、张劲军教授和余钊圣教授等分别主持了4个大会特邀报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晓东教授的“绿色液体/凝胶推进剂技术及其应用”报告,其深入探讨了绿色推进剂在航天领域的创新应用;西北工业大学郗恒东教授的“含高聚物的射流中的湍流/非湍流界面”报告,揭示了高聚物射流复杂流动机理的奥秘;广州大学袁学锋教授的“AI4ST智能体赋能复杂流体动力学的预测及工程应用”报告,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流体力学及流变学领域的巨大潜力;以及清华大学孙超教授的“两相湍流的调控机制和临界涨落现象”报告,其研究成果对于理解两相湍流的动力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11月23日下午,研讨会进入分会报告环节,共安排四个分会场,12个邀请报告和38个口头报告,分别围绕非牛顿流体本构理论与计算、非牛顿流体流动稳定性、多相流与非牛顿流体以及非牛顿流体及其应用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充分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分享了宝贵的学术见解,激发了与会者对于非牛顿流体力学未来研究方向的深入思考。会场内学术氛围浓厚,讨论热烈,碰撞出璀璨的火花。
11月24日上午,参会代表集体参观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该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一所高水平科研机构。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雄厚的科研及学术积累,以建设成支撑现代航空航天学科群发展,面向前沿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的国内一流的创新型研究院为总目标,瞄准航空、航天、新材料、高端智能制造等领域,通过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三大平台,服务北航"双一流"建设和宁波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议期间,多相流与非牛顿流体力学专业组召开了下一届会议承办方遴选会议并讨论了新一届承办单位,研究决定第三届非牛顿流体力学研讨会将于2025年由山东大学承办。
86 10 6255 9588
86 10 6255 9588
office@www.cn100led.com
100190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
学会微博 |
力学科普 |
力学学报 |
力学学报英文版 |
力学进展 |
力学快报 |
力学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