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长诚1928年7月生,天津市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1954年赴苏联学习,196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胡长诚是中国较早从事化学推进剂研制的专家,他主持研制的混胺-02燃料,1964年获国家新产品研制一等奖;研制的硝基二甲苯新加氢催化剂获国家发明四等奖。胡长诚是国内蒽醌法制过氧化氢(双氧水)工艺技术的创始人。镍催化剂悬浮釜氢化的蒽醌法工艺60年代初研究开发,1965年研究开发成功,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其后又对该工艺进行重大改进和提高,并先后将其推广应用于数十家工厂企业,建立多套生产装置,该工艺于1986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70年代末,为满足过氧化氢生产和应用的进一步发展,胡长诚又开始领导采用钯催化剂固定床氢化工艺的研究开发,先后完成催化剂制备和评选、过程控制和操作、分析测定等研究试验,该工艺已在全国推广应用,建成多套生产装置,并使生产规模走向大型化。与此同时,以该工艺为核心的成套装置已出口到国外。该项目于1995年再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钯催化剂换代研究中,他指导参与研制的球形钯催化剂,性能显著提高,已获广泛应用,于1999年获国家石化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还组织了过氧化氢精制浓缩工艺开发和配套原料研制等工作,均获成功。利用胡长诚领导开发成功的蒽醌法制过氧化氢工艺,已先后在全国建成数十套生产装置,使年生产能力迅速提高,满足了日益增长的需求。早先,国内生产过氧化氢均采用电解法,该法能耗高、产量小、工艺落后。蒽醌法与电解法相比,生产每吨27.5%产品可节电5000千瓦时及大量蒸汽,为国家节约大量能源,已基本完全淘汰了电解法。
为表彰胡长诚对国防事业和经济建设作出的贡献,1978年、1979年、1985年、1989年河南省、化工部先后5次授予他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被评为全国组织管理国防军工协作先进个人,1991年评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999年荣获首届侯德榜化工科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