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年度工作总结

首页 > 年度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

2023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05日

2023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党建引领中凝聚战斗力,推动学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建工作深入开展

学会党委定期组织理论学习,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组织要求,以“弘扬科学家精神,服务人才成长”为主题开展党建强会活动,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力学大师面对面”活动,邀请杜善义院士等力学大家与青年学者近距离交流,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精神;联合宁夏大学、宁夏力学学会和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副理事长魏悦广院士和冯西桥教授率队,赴宁夏盐池县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宁夏行活动,与盐池县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以盐池县一中为试点,组织科普讲座,捐赠助学物资和助学资金10万元,推动“力智助学,协力同行”基础教育帮扶项目持续开展。

2023年,按照党中央和中国科协的统一部署,学会党委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号召各地方学会、各分支机构、全体理事把开展主题教育和“十四五”规划的各项工作任务结合起来,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高度融合,以理论学习、党校培训、参观学习等不同形式组织主题教育活动30余次,高标准、高质量推动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引导广大力学科技工作者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提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二、坚持民主办会,提升服务会员能力

2023年,学会召开全体理事大会2次、常务理事会2次、理事长办公会暨党委会3次,集中决策学会重要事项,按照中国科协有关要求,按时完成届中变更理事长相关事宜,固体力学专委会获得中国科协“分支机构示范发展专项”立项支持。

学会着力打造“”服务平台,围绕学术交流、科技期刊、会员服务等方面构建了信息系统,为会员提供文献数据服务和业内资讯服务,建立与会员长效联系机制,全年发布《会讯》4期,《会员专刊》10期,学会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274篇。

2023年,学会的个人会员增加6604人,达到45816人,增长了16.8%;单位会员增加15家,达到79个,增长了23.4%。

三、发挥学科专家智库作用,积极开展决策咨询服务

学会注重发挥学科专家智库在凝聚专家智慧、推动学科发展方面的作用,组织多个专委会研讨本学科领域所面临的前沿挑战和重大问题,强调基础性研究的前瞻性、战略性和系统性布局,分别召开“2023年流体力学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第十届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暨固体力学发展战略研讨会”“2023年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科论坛”“2023年爆炸与冲击动力学发展战略研讨会”等会议。

积极参与中国科协组织的“2023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征集工作,推荐上报“如何构建强非线性问题的通用解法?”等5个前沿科学问题和“如何同步提高爆炸能量利用率并减小爆破有害效应?”1个工程技术难题,有效发挥学会自身组织网络及专业人才优势。

四、打造学术活动品牌,繁荣力学学科

2023年,学会举办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122次,线上、线下参加交流4.3万余人次(线下2.7万余人次,线上1.6万余人次),交流论文1.1万多篇。

其中,各分支机构积极组织召开学科领域内的学术年会,如“第十七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第二届全国软物质力学大会”“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23”“第二十一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第十八届全国环境力学学术会议”“第十四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等一批系列会议已经形成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学会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分别在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动力学与控制、计算力学、物理力学、生物力学、爆炸与冲击动力学等领域主办了面向青年群体的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借以引领广大青年学者应始终以解决国家需求为导向,着力增强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凝练科学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会还针对青年力学人才举办青年学术沙龙和全国力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等品牌活动。2023年组织召开6期青年学术沙龙活动,累计参与活动700余人次,促进了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青年学者之间的交流;举办第3届和第4届全国力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每届论坛参会人数近300人,展示了力学博士研究生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成为促进博士研究生交流合作、快速成长的重要平台。

五、提升学会办刊能力,期刊影响力显著提升

期刊发展是提升学会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学会多措并举推动办刊能力和期刊影响力提升。围绕重大工程应用、学科前沿和弘扬学家精神等主题组织多个重要专题、专刊,如《力学学报》组织“振动能量采集与振动控制”专题,《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中的关键力学问题》专刊,《力学与实践》组织“岩体动力学和岩体动力工程”专题,AMS组织“颗粒介质力学”专题等。发挥学会办刊优势,推动刊会深度融合,如《力学进展》主办“现代力学进展学术研讨会”,AMS、TAML协办“第五届多尺度力学智能模拟与控制研讨会”等高端学术会议,约请高水平稿件的同时积极开展学术传播,提升期刊影响力。在科协项目支持下,持续加强我国力学领域期刊集群化建设,实现18+11本期刊加盟,集成了大部分我国力学及相关领域期刊,汇聚8.7万论文及13万+学术资源数据。此外,高质量完成中国科协第八届优秀科技论文遴选-数理化与交叉学科集群的遴选工作,以及评选出2023年度学会优秀期刊。

2023年,学会主办期刊的质量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科睿唯安最新发布的2023年度《期刊引证报告》中,AMS、 TAML和AMM的SCI影响因子增幅均高于力学Q1&Q2区的前50%;

(2)2023年,AMS、 TAML、AMM和《力学进展》四刊共有5篇文章入选第八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

(3)国家新闻出版署2023年首次组织评选出20个“期刊优秀科普专栏”,《力学与实践》“力学纵横”栏目入选,彰显了期刊的特色及重要影响力;

(4)《爆炸与冲击》《工程力学》和《岩土工程学报》入选第六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5)《力学进展》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

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学会国际影响力

学会是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盟(IUTAM)等国际组织的会员单位,学会支持任职专家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如出席IUTAM 2023年全体理事大会和IACM执委会等工作例会,流变学专委会成功申请“第20届国际流变学大会(ICR2027)”在广州举办,目前学会还在积极申办“第18届世界计算力学大会”。2023年,我学会多位专家在国际组织任职和获得国际重要奖项,如副理事长郭旭教授成功当选国际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学会(ISSMO)副主席,监事长胡海岩教授获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托马斯·柯克·考伊动力学奖章等。

学会依托北京国际力学中心策划组织BICTAM力学大师讲座计划等高水平学术活动,美国工程院院士CharlesMeneveau教授等多位国际知名力学专家受邀作线上报告。此外,学会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主办的学术会议,如2023年8月在北京成功举办第17届亚洲流体力学大会,1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名代表到北京参会,还先后承办“湍流结构及颗粒—湍流相互作用研讨会”等3个高水平的IUTAM国际研讨会;同时积极组织“以我为主”的国际会议,如“第六届动力学、振动与控制国际会议”“第16届流动控制、测量与可视化国际会议”等,为国家需求与前沿基础科学研究做好支撑和服务。

七、打造品牌科普教育活动,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2023年,学会策划科普教育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如组织“第十四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 30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超过 400 所高校的3万余名学生报名参赛,人数再创历史新高;48 所高校组成的 46个代表队、205 名参赛选手和 86 名教师参加“理论设计与操作”及“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是该团体赛举行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为我国科技创新和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做出积极贡献;学会在12月举办“第十二届中学生趣味力学制作邀请赛”,35所学校的48支初、高中队伍共250余名师生参赛;学会在5月联合科普基地举办以“嗨玩力学”为主题的第十九届公众科学日活动,吸引了中小学生、企业、研究院所和社会各界公众人士等4000余人现场参与

此外,学会还举办了第三期“基础力学教学的基本问题研修班(理论力学中的动力学问题)”,邀请顶级力学教学专家,为来自全国各高校的90位理论力学专家及教师授课,以分组讲课、点评的形式,深度辨析力学基本知识,为高校力学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贡献一份力量。

2023年,学会科普工作成绩突出,连续被中国科协评为“2023年度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

八、推动学会奖励体系建设,大力举荐青年力学人才

2023年,学会持续推动奖励体系建设,开展了第三届钱学森力学奖、第十三届周培源力学奖和第一届周培源青年力学奖、第十八届青年科技奖和第九届科学技术奖等奖项评选工作,奖励杰出科技人才和优秀科学技术成果,挖掘和培育高潜质创新人才,如第九届科学技术奖评选出自然科学奖6项、科技进步奖5项、科普教育奖2项。

同时,学会有效发挥人才举荐职能作用,完成了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等国家级人才奖励的推荐工作,完成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和第十五届光华工程科技奖的推选提名工作,向国家输送高质量人才,为优秀力学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提供更大的发展平台。

学会高度重视青年力学人才的发现和培育, 2023年连续第9年获得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立项支持,获批5个科协资助名额和4个学会自筹名额,实施仅两年的“青年力学人才蓄水池”项目效果显著,已有5位蓄水池人才获评科协青托,5位获得“万人青拔”“海外优青”等国家级青年人才称号。目前,已有51人获学会青托项目支持,26人获学会蓄水池项目支持。

学会把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2023年10月,发起成立了由青托和蓄水池人才组成的“青托委员会”,支持青年人才自己策划、自己牵头、自己组织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成效显著,是学会探索青年人才培育新模式的有益尝试。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www.cn100led.com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118金宝搏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
Baidu
map